获取并总结了GLOBOCAN 2018,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GBD 2017)以及CONCORD-3项目中的癌症发病、死亡以及生存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进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
结果
根据GBD2018估计,2018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约为4,285,033人,其中男性2,366,010人,女性1,919,023人。癌症粗发病率和年龄别发病率分别为301.1/10万和201.7/10万。2018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约为2,865,174人,其中男性1,791,805人,女性1,073,369人。癌症粗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201.3/10万和130.1/10万。乳腺癌在所有癌种中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肺癌在所有癌种中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根据GBD2017估计,癌症导致中国损失大约6,29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其中,肺癌的贡献最大(24.3%),其次是肝癌(17.7%),胃癌(12.4%)和食道癌(7.1%)。这四种癌症占中国癌症DALY的60%以上。相较于日本和韩国,中国癌症年龄标化DALY较高。在中日韩三国小于20岁的年轻人中,白血病在癌症疾病负担中占主导地位,脑部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也是该年龄段的重要癌种。对于中国和韩国的中年男性,肝癌的贡献最大,而对于日本的中年男性,DALY最大的是结直肠癌。乳腺癌是中日韩成年女性DALY的主要贡献者。在中日韩大于50岁的人群中,DALY最大的是肺癌,结直肠癌在该年龄段日本女性的癌症疾病负担中占据主导。在中国,肺癌取代了1990年的肝癌成为DALY的最大贡献者。自1990年以来,全年龄和年龄标准化的胃癌DALY率分别下降了10.7%和50.3%,导致其排名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位。尽管从1990年到2017年,食管癌年龄标准化的DALY率下降了50.1%,其DALY率仍高居第四位。自1990年以来,中日韩的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的负担均有所增加。在中国,结肠直肠癌(69.8%)和乳腺癌(64.9%)的DALY率均有所增加,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也上升成为造成DALY的第五和第六大癌症。中国甲状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低。特别是对于胃癌,韩国的生存率已达到68.9%,而中国则不到36%。可能的解释是日本和韩国更高的人群筛查覆盖率导致了癌症诊断人口的增加,同时促进了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进而提高了生存率。
中国正处于癌症发病谱的转型阶段,在肺癌和上消化道癌仍居高位的同时,大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负担有所增加。根据最新的肿瘤登记报告显示,日本和韩国在控制结直肠癌和肺癌方面已经分别卓有成效。该文章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对2018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进行了重点分析,获取并总结了GLOBOCAN 2018,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GBD 2017)以及CONCORD-3项目中的癌症发病、死亡以及生存数据,并就中日韩癌症疾病负担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比较,以期促进癌症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进而提高生存率,减轻我国的癌症负担。韩国的人群吸烟率已经从1992年的71.7%下降到2016年的39.7%,日韩两国全国范围的癌症筛查也已实施多年,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控烟政策和癌症筛查策略,因此改善我国的烟草控制以及癌症筛查策略可能会有助于我国的癌症防控。该文章统计设计角度全面细致,论述充分,研究结果价值导向性和实用性较强,对于我国癌症初级预防项目,提高早期诊断的有效性和覆盖率发挥着重要参考作用,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