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李杰_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的播栽期(月/日) The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date of rice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m/d)
李杰_供试水稻品种及类型  The rice variety and its type used in this study
李杰_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yield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李杰_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2009年,兴化) Effect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yield components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rice (2009, Xinghua)
李杰_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和主要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2009 年) Effect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main growth stage and main growth duration days of rice (2009)
李杰_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间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的影响(2009 年) Effects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illumination hours and it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ice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2009)
李杰_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合理布局及其适宜的品种类型  Rational distribution and its suitable variety type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for rice
论文代码
H030201113004
第一作者
李杰
第一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非第一作者
张洪程: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董洋阳: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倪晓诚: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杨波: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龚金龙: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常勇: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戴其根: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霍中洋: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许轲: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魏海燕: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011 44 13 2661-267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58882556      联系邮箱:f5000help@istic.ac.cn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