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
论文基本信息
长摘要
关于期刊
编辑部推荐
或评价意见
被引次数
评论
参考文献
Hide Figures
Show Figures
论文代码
G121201505028
第一作者
查雨锋
第一作者单位
贵阳医学院
非第一作者
傅晓钟:贵阳医学院
张 顺:贵阳医学院
罗 敏:贵阳医学院
欧 瑜: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董永喜:贵阳医学院
王爱民:贵阳医学院
王永林:贵阳医学院
年
卷
期
页
2015
31
05
730-735
长摘要
关键词
长摘要
摘要
:
目的
应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BMECs)与脑微血管周细胞(brain-microvessel pericytes,BMPC)、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共培养建立可模拟在体状态的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模型。
方法
原代分离、纯化和培养大鼠BMECs、BMPC和AS,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原代培养的细胞,应用Millicell细胞培养插(孔径0.4 μm)建立5种不同类型的体外BBB模型,经跨内皮电阻值(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素钠通透性(sodium fluorescent, Na-FLU)、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的表达测定以及阳性药在体内和体外BBB通透量的相似性,比较评价其屏障功能。
结果
原代培养的BMECs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BMPC胞体较大且呈分枝状,AS有细长突触,胞质较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原代细胞为目标细胞;BMECs与BMPC、AS共培养后TEER值可达(478±25)Ω·cm
2
,Na-FLU的表观渗透系数为[(8.23±0.78)×10
-6
]cm·s
-1
,AKP和γ-GT1表达分别为(6.90±0.27)金氏单位·g
-1
Pro,(4.39±0.32)μg·g
-1
Pro;阳性药在体外BBB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
app
)与在体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2
=0.92)。
结论
原代培养的大鼠BMECs与BMPC、AS共培养建立的体外BBB模型在形态、结构及屏障功能方面具备BBB的基本特征,为研究BBB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筛选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用工具。
关键词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关键词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关键词
刊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学科:
创刊年:
1985
ISSN:
1001-1978
CN:
34-1086/R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主编:
魏伟 李俊
本雯采用BMECs、BMPC及AS共培养建立一种新型的体外BBB模型,并对其进行屏障功能验证,为研究药物对BBB的影响及药物透过机制提供有力工具。选题有价值,研究有意义。
[0]
[0]
最后更新时间:2023-01-26
评论
0人
0%
0人
0%
0人
0%
0人
0%
0人
0%
暂无评论
发布评论
1
2
3
4
5
参考文献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58882556
联系邮箱:f5000help@istic.ac.cn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